No.035《圓覺經》

posted in: 佛法經典 | 0

《圓覺經》,一卷。為《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》的略稱,又名《大方廣圓覺經》、《圓覺了義經》、《圓覺修多羅了義經》、《大方廣圓覺陀羅尼》、《修多羅了義》、《祕密王三昧》、《如來決定境界》、《如來藏自性差別》。唐代佛陀多羅譯,收在《大正藏》第十七冊。
 

 《大方廣圓覺經》以如來藏為根本思想,在中國佛教具有重要的地位,與《楞嚴經》、《大乘起信論》合稱「二經一論」,而受到華嚴、禪宗、天台、密宗等各宗派全面的重視。
 

本經一共分為十二章,由十二位大菩薩:文殊師利、普賢、普眼、金剛藏、彌勒、清淨慧、威德自在、辯音、淨諸業障、普覺、圓覺、賢善首等十二位菩薩向佛請法,而釋迦牟尼佛分層次地宣說大圓覺的妙理。並為不同根機眾生開示各種修行方法,使眾生能隨順悟入圓覺。「圓覺」就是圓滿的佛性,也就是究竟、徹底的佛智與功德,一切眾生本來都有清淨的覺性,只是被無明所覆蓋,所以不見圓覺。本經的主要宗旨,就是由淺入深地宣說戒、定、慧的修行次第及注意事項,教導眾生如何漸漸地斷除無明,親證圓滿覺性。內容結構嚴謹,譬喻精彩,自古以來即深受修行者所重視,南宋後流通甚廣。
 

《圓覺經中旨》:眾生心原與真如、圓覺相應;但由於無明我見,故徒於清淨的心體中而妄生煩惱生死。因此唯有藉著佛法的開示修行,才能歸回到與法界統一的本來面目。所謂:「猶如虛空華,依空而有相;空華若復滅,覺照諸法界。」
 

《圓覺經》是世尊為文殊師利等十二位大菩薩解說:因地法行—圓覺妙理,並教化眾生如何去修行悟入的經典。而果煜法師從中觀的空理出發,以開演此《圓覺經中旨》;故雖不離「真如佛性,本來清淨」的名相,卻能出格而不落入「自性見」的窠臼中。以此經有見地的辨正,有行門的教授,有修持的體證,故當是學人在修行路上的重要指標。

 

 

發佈留言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